不善言辞 博士毕业拒求职 |
不善言辞 博士毕业拒求职
本报实习生 李晓清 记者 顾卓敏 “木讷”学生丢失深造机会 作为名校博士生,张伟的前途本该一片大好。但是,求职黄金期过半,他却“害怕”找工作。据张伟的好友王同学透露,他甘愿留在导师开的小公司里,不愿“四处碰壁”。“呆在这种小公司里,对他而言是‘大材小用’。不过,换个角度讲,像他这种‘老实’样,怎么经得起三番五次的面试呢?”王同学说,张伟不善言辞,不大知道怎样与人沟通。前几年,他们3个好兄弟参加单身派对,就他回来后没有下文。 无独有偶,近日,清华大学一教师在科学网上撰文对“行胜于言”提出质疑:“‘胜于言’不等于不会言。”他表示,最近自己带的一个本科学生申请出国,反馈回来的意见是面试效果很不好。“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。要不是因为接触时间超过一年,知道了他的实力,我难以想象这个木讷的学生原来这么聪明。”此外,他说,前一阵子发表了一篇论文,主要作者是两名清华本科毕业生。他请记者采访学生。结果,一个星期后记者过来诉苦,“跟他俩说话咋这么难啊?” 学生上课“听”“记”为主 这位清华学者随即讲了自己当学生时的经历。高中的班主任关仪老师教化学,她鼓励上课时随口回答她的问题,不必举手,可以争先恐后,上课互动极强。而在国外留学时碰到的TomSilhavy教授,一开学,他就准备好一沓写了全班学生资料的纸片,随机抽问,两个小时的课完全在问答中度过,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人打瞌睡的情形。而目前,“从小学到本科,是否有学校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过专门的训练?” 对此,部分高校学生认为,性格使然,没有办法。“有些不善言辞的人做科研,最后也取得了成功。”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的陆洋说,加强理工科学生在表达能力是有必要,但也不必苛求。而复旦大学的小张则表示,博士生“害怕”找工作,这是他个人的悲哀,也是教育的不幸。现在学校上课,一般就是完成“听”“记”任务。求职时吃“哑巴”亏,在所难免。 双管齐下培养能力 据了解,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现状,一些高校逐步对授课模式进行了改进。上海交大自动化系教授陈卫东说,现在该系流行的讲课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做项目报告,在课堂上发言。而研究生做项目时,一周或者一个月的讨论会,是锻炼沟通能力的好机会。 “表达能力不够,但在科研上出成绩的大有人在。”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则认为,不要将这些“木讷”的学生一棍子打死。 但是,表达沟通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,熊丙奇希望高校学生能有自主培养意识。“平常的课余社团活动,比如辩论赛等,多参加一些,能力需要一点一滴培养。”此外,高校教师授课时注意方法,增强互动性,双管齐下,才有成效。 |